2022-03-29

曾明泉老師讀《一個人從天涯海角出發》:開創善終守護路

一直在努力增加達成率,讓自己能不管何種處境,都能說寫分享正向意義語文,讀完正好文化出版的 《一個人從天涯海角出發》,涵養善終守護慧能後,讓我信心更增。

這書是日本首位善終守護師柴田久美子著作。書名與封面設計,隱現她回到故鄉邊緣島嶼開創善終守護事業的艱難挑戰,更展現她樂觀奮進昂揚的豪情。在醫療專業分工已細密的領域中,在非醫療專業背景下,她還能衝創出「善終守護師」的新「職業」,令人讚嘆!

作者曾經在麥當勞工作16年,業績輝煌,升到店長,但無法適應追求效率和競爭,卻缺乏人情味的商業社會,在歷經吞安眠藥自殺獲救、夫妻離婚、母子分離、罹癌後,毅然告別過去,進入老人看護行業,回到故鄉島根縣外海隱岐群島中,只有七百多居民的「知夫里」,當四年居家看護,2002年創設「平安之家」,成為善終守護基地。

作者走入善終守護道路,是重病復發深感無常迫切,看到不得在家善終延命治療的無奈痛苦,受到徳蕾莎修女創辦「垂死之家」的影響,有著「推愛利他」的強烈動機,與「亡者做主『家』善終」實踐理念的熱情。

作者父親臨終前,家人圍繞床邊,父親逐一向照護他的醫護、母、哥、姐、作者致謝後,靜靜的閉上眼睛,安詳的死別,讓她感到一種莫名的感動,親見死亡是很美妙的一件事。

作者母親臨終前,安詳含笑的躺在床上,她緊緊的抱著母親的身體,把臉貼近他的臉頰,對她的靈魂說感謝,內心感到一絲慰藉,想著永遠感受她的溫暖。

因為守護父母臨終時,體悟那是尋找自我的旅程,重新探究生命意義的機會。因此推愛及人,抱著將島上幸齡者當作自己的父母來服侍的情懷,走上善終守護師的道路。

作者覺得她是和幸齡者同住,一起活到老的家人,陪伴走完人生旅程的夥伴。即使別人極力讚揚,她卻不覺得為幸齡者做了什麼特別的事,從沒有「我在照顧他們」或「我在看護他們」的看法。

為了維護幸齡者的尊嚴,無論多麼微小的事情,她都很認真傾聽善解。她堅持看護必須確保臨終者,每天都有決定權的尊嚴,不勉強他們做不願做的事。

因為實踐「臨終病人只需要愛與陪伴」的理念,空前首創的「平安之家」成為最感動人們的善終家園。

其實,平安之家有如一般民宅,沒有特殊看護設備,只有傳統家庭裡常有的「天倫樂」。守護夥伴陪幸齡者共寢共食,陪他們或哭或笑,生活作息盡量配合他們節奏, 讓幸齡者如「家人」般,在生活中老去,安靜迎接人生的最後時刻,把生命接力棒交給奉上時間真情陪伴的守護人。

最能驚醒人心的是, 作者質疑人們談論老年生活時,總聚焦在「健康長壽」上。如此,在人身體必然「能趨疲」下,只會增加對老、病、死的恐懼,活不出自然的老年。一個人如果不能面對死亡,一味執著於生存,心裡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安寧。以平常心談論死亡,真知生死自然道理,才能體會生命的寶貴,活出人生的精采。

悅讀好書,敬佩之餘,除自勉再遇到親友臨終時,能成為「愛與陪伴」的善終守護人外,更應學習書中92歲的鈴木富女士,「練習如何含笑的死去,留下最好的表情」,力求離世時說聲「謝謝大家,我活夠先走了!」享受「善終之福」。

(本文出處:曾明泉老師臉書